韓國確診今年首例蜱蟲病病例,什么是蜱蟲病?韓國疾病管理廳證實,本月確診了該國今年首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,即俗稱蜱蟲病。韓國中央日報援引疾病管理廳資料報道,全羅南道南原一名80多歲的老嫗在農田干活時遭蜱蟲叮咬,出現嘔吐、發燒、全身疲乏、失去胃口等癥狀,接受檢測確診感染蜱蟲病。

蜱蟲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,直接接觸患者血液或體液也可能被感染。患者通常在感染后的兩周內出現高燒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癥狀,嚴重時會有血小板減少、白細胞減少等臨床表現,甚至可能死亡。
韓國確診今年首例蜱蟲病病例
韓國確診今年首例蜱蟲病病例
蜱蟲病,也被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,是一種由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這種病毒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給人類,蜱蟲作為傳播媒介,在病毒的擴散中起著關鍵作用。
在蜱蟲活躍的季節,盡量避免進入草地、樹林等蜱蟲棲息的環境。如果必須進入,應做好個人防護,如穿長袖衣服、長褲,將褲腿塞進襪子或靴筒里,佩戴帽子等。同時,可以在皮膚暴露部位涂抹驅避劑,如避蚊胺等。這是蜱蟲病的典型特征之一。患者體內的血小板數量會明顯減少,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瘀點、瘀斑,嚴重時會出現鼻出血、牙齦出血、消化道出血等癥狀,甚至可能引發內臟出血,危及生命。
通過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血小板和白細胞數量減少;血清學檢測可以檢測到新型布尼亞病毒特異性抗體;核酸檢測則可以直接檢測到病毒的核酸,這些檢查方法有助于確診蜱蟲病。
目前雖然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,但一些藥物可能對病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,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亞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,因主要傳播媒介為蜱蟲而得名。蜱蟲體型僅芝麻大小,卻能通過叮咬將病毒注入人體血液,其致病機制猶如微型生化武器,病毒會直接攻擊造血系統和肝臟,導致血小板和白細胞數量驟降,重癥患者可能出現多器官衰竭,病死率可達百分之三十。
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,臨床以支持治療為主。重癥患者需輸注血小板維持凝血功能,相當于人工修補血液系統。蜱蟲病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,了解其癥狀、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,對于保護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。在戶外活動時,一定要做好防護,降低感染風險。
韓國疾病管理廳官員提醒,民眾在戶外可穿長袖衣服、戴帽子、穿襪子以減少皮膚裸露程度,此外還可使用驅蟲噴劑。
文章來自:水冶新聞網,載請注明出處!